地名由來:大壩鎮(zhèn),因鎮(zhèn)人民政府駐大壩圩(街)而得名。
在博白縣南部。面積80平方公里。人口2.4萬。轄6村委會,有109自然村。1985年由龍?zhí)舵?zhèn)析設大益鄉(xiāng)。1986年改大壩鄉(xiāng)。1993年改置鎮(zhèn)。產(chǎn)甘蔗、荔枝、龍眼、柑橙、三華李。特產(chǎn)胡椒、橡膠、劍麻。有中小學9所。鎮(zhèn)人民政府駐地大壩圩,在博白南70公里。人口580。清道光年間建圩。原為大草壩,故名。為農(nóng)副產(chǎn)品集散地。有公路接玉北公路。
歷史沿革:
民國二十二年(1933年),大壩鎮(zhèn)境域設有大射等鄉(xiāng),屬博白縣龍?zhí)秴^(qū)1958年,屬龍?zhí)豆纭?/p>
1984年,屬龍?zhí)舵?zhèn)。
次年,從龍?zhí)舵?zhèn)分設大壩鄉(xiāng)。
1993年,大壩鄉(xiāng)改為大壩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