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場村歷史悠久,聞名遐邇。相傳于隋朝,此地有一鐵佛大寺,內(nèi)修鐘鼓二樓,浮屠一座,廟里亭臺閣樓,殿宇排比;神像自如,栩栩如生。每年各處道士皆從四面八方云游集合,因而,此處乃為道場祭祀之地。據(jù)碑載:先有該廟,后建此村,故名道場。
道場村位于北辛鄉(xiāng)以東一公里處,交通十分便利,地勢平坦,土壤肥沃,適合果樹栽培,是一個有378戶,47名黨員,1493口人的北辛鄉(xiāng)的中型村。全村有耕地面積5030畝,其中蘋果種植面積4000畝,年產(chǎn)蘋果2000余萬斤,人均收入達6850元。農(nóng)村的公益事業(yè)依靠國家支持和村民的艱苦奮斗,發(fā)展較快,實現(xiàn)了村通油路,巷道全部硬化,在村廣場建起了籃球場,并配備了體育健身器材,兩個老年活動室的娛樂器材都配備齊全,全村人們在勞動之余精神文化娛樂搞得有聲有色。有80%以上的戶通上了有線電視。目前,通村大道己鋪設完成,村容村貌達到了根本改觀。
道場村與丁莊村、北楊村、東卓村、北辛村、樂善村、北馬村、嶺后村、泥坡村、婆兒村、平宜村、王申村、義堂村、張家坡村、趙村村相鄰。
道場村附近有臨晉縣衙、妙道寺雙塔、臨猗龍山仰韶文化遺址、臨猗縣王寮村猗頓陵、臨晉文廟大成殿、臨猗開化寺等旅游景點,有臨猗蘋果、吳王渡黃河鱉、北景柿子、臨晉江石榴、臨猗石榴、臨晉醬玉瓜等特產(chǎn),有鑼鼓雜戲、“醬玉瓜”制作技藝、絳州鼓樂、萬榮笑話、堯王傳說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