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因當時云浮縣下轄有一個附城鎮(zhèn),取云浮首字云與城字組成今名。
云城,自明萬歷五年(1577年)建置東安縣以后,一直是縣治所在地。民國21年(1932年)拆城垣,建街道。民國22年設東安鎮(zhèn)。1952年改稱云城鎮(zhèn),管轄范圍是城區(qū)和城郊農村。1954年4月,橫崗鄉(xiāng)、高峰鄉(xiāng)、大紺鄉(xiāng)并入云城鎮(zhèn),9月與茶洞合并為云城鄉(xiāng)。同月11日成立東方紅人民公社。1962年劃縣城東街、西街設立云城鎮(zhèn)。城郊農村設附城公社。1983年改為附城區(qū),1985年再并入云城鎮(zhèn)。1994年9月設云城街道。
-
總體概況
云城街道地處云浮市區(qū),是云浮市和云城區(qū)兩級黨政機關所在地,與高峰街道、河口街道、云安縣南盛鎮(zhèn)接壤?,F(xiàn)轄金龍、蟠龍、星巖、馬崗、馬坪、育華、南山、天馬、玉屏等9個居委會和城西、城北、逕口、鵬石、循常、岔路、富豐、大坎、大塱、土門、云樓、新中、豐收、羅沙、牧羊15個村委會,總面積100.8平方公里,總人口12.5萬人。
-
自然資源
云城街道的地理環(huán)境優(yōu)越,西北高,東南低,中為河谷,四面環(huán)山,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巒有大紺山(1086米)、禾槍頂等7座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(qū),氣候溫和,雨量充沛,年平均氣溫21.5℃,年降水量1586.5毫米。南山河橫穿全街,建有逕口、云樓等大型水利工程。主要農產品有稻谷、蔬菜、柑桔、芒果等。礦產資源有硫鐵礦、錫礦、石灰?guī)r、大理石等。
-
交通條件
云城街道交通便利,三茂鐵路云腰支線直通街內,國道324線、省道、地方公路縱橫交錯,程控電話、移動電話、圖文傳真等普及城鄉(xiāng),實現(xiàn)了全部村(居)委通程控電話、通有線電視、通硬底化道路。
-
國民經濟
2006年,全街實現(xiàn)社會總產值176265萬元,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同期增長18.14%,其中農業(yè)總產值11926萬元,比增7.3%,工業(yè)總產值130572萬元,比增17%,第三產業(yè)總產值33767萬元,比增27.42%。全街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924元,比上年增加300元,增長5.8%。
歷史沿革:
自明萬歷五年(1577年),建置東安縣后,是縣治所在地,街道內屬東安縣。
民國二十一年(1932年),屬云浮縣,并開始拆城垣,建街道。
民國二十二年(1933年),設東安鎮(zhèn)。
1952年,改稱云城鎮(zhèn),管轄范圍是城區(qū)和城郊農村。
1958年4月,橫崗鄉(xiāng)、高峰鄉(xiāng)、大金山鄉(xiāng)并入云城鎮(zhèn);同年9月,與茶洞鄉(xiāng)合并為云城鄉(xiāng);同年11月,成立東方紅公社。
1962年,劃縣城東街、西街設立云城鎮(zhèn),城郊農村設附城公社。
1983年,改為云城區(qū)。
1985年,再并入云城鎮(zhèn)。
1994年4月,改稱云城街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