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鎮(zhèn)人民政府駐北市圩,因圩在縣北扶溪河北岸,故名。
基本情況
北市鎮(zhèn)地處廣寧的東北部,距縣城45公里。今年初接并原葵洞鎮(zhèn)和深坑鄉(xiāng)后,總面積230平方公里。水田8982畝,山地30萬畝,總人口21596人,其中:非農人口1721人。轄14個村委會(226個村小組)、1個居委會。屬高寒地區(qū),春夏秋冬各異,冬寒秋涼,夏熱春濕,相對濕度95%。年降雨量不低于1800毫米,極度最高氣溫35.5度。最低氣溫–5度。資源情況
北市有豐富的資源。一是水利資源。主要是雨量充足,地貌植被好,集雨面積遼闊,落差大,對發(fā)展小水電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。目前,除縣花山電站和國有葵洞林場四級電站及鎮(zhèn)的7座電站外,還有3500千瓦的水力資源有待開發(fā)。二是林業(yè)資源。主要有杉、松、各類雜木、青竹、厘竹等??傆辛謽I(yè)用地19448公頃。森林覆蓋率81%。近年利用外資引種了一大批速生豐產商品林,品種有:尾葉桉、玉桂、砂白竹等。且形成了基地化、規(guī)?;?。三是礦產資源。主要有瓷土、黃金、花崗巖、烏礦、锍離礦、鉀長石等,儲量大小各異,瓷土和黃金分布在轄內石樓、深坑和北市片。花崗巖和烏礦、锍離礦分布在葵洞一帶。這些礦產,早在解放前后曾經進行過土法開采,其中黃金儲量豐富,1986年曾出現一段大規(guī)模民間采掘黃金熱潮,出現了很多黃金暴發(fā)戶。但大多在深層未能開發(fā)。四是耕地資源。全鎮(zhèn)總有耕地面積9118畝。屬有機質土類,質地腐殖好,土壤肥沃。特別有利于經濟作物的生長。近年來,以“公司十農戶”的形式發(fā)展“三高”農業(yè),種植反季節(jié)蔬菜,辣椒、紫色茄瓜、黃金瓜、韭菜花等一批。并形成了基地規(guī)?;N迨莿诹Y源。全鎮(zhèn)總有勞動力11118個。其中:男勞動力6113個,女勞動力5005個,從事農業(yè)勞動3020個,個體工商服務業(yè)260個,外出勞務4140個,由此可見,當前農村勞動力剩余情況是比較突出的。
經濟情況
本鎮(zhèn)主要經濟來源是小水電、農、林、牧、副業(yè)。2001年,全鎮(zhèn)工農業(yè)總產殖13926萬元,農民平均純收入3403元,糧食總面積9118畝,總產量4948噸。
基礎設施現狀
本鎮(zhèn)基礎設施建設,基本配套完善。主要有供電、供水、集貿市場、郵電、通訊、文化、教育、衛(wèi)生等,并初具現代化。有省道水坭瀝青公路直貫我鎮(zhèn),通往陽山、懷集等地。每天開往廣州、佛山、廣寧、肇慶等地班車共13班次。人們基本以車代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