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明洪武三年(1370),鹿、淮、柘、太四縣客商來往車輛,路人常在此歇宿,附近村民在此開店,因經(jīng)營糖食品揚名,故稱唐(糖)店。清咸豐四年(1854),修寨防匪,取名唐崗寨,又叫唐岡集,簡稱唐集。
唐集鄉(xiāng)位于縣西部邊界。西鄰太康,北靠柘城,南與辛集鄉(xiāng)接壤,東與高集鄉(xiāng)毗鄰。東西長10公里,南北寬7公里,總而積46平方公里。
該鄉(xiāng)土地肥沃,絕大部分屬淤土質。夏季雨量充沛,適宜于各種作物的生長。全鄉(xiāng)總耕地面積為46167畝,盛產小麥、玉米、大豆、高梁、棉花。解放前,地處窮鄉(xiāng)僻壤,生產落后。建國后,開挖豐產溝,治理清水河與晉溝河。歷史沿革:
1912年屬安平鎮(zhèn)。
1949年屬鹿邑縣第八區(qū)(辛集區(qū))唐集鄉(xiāng)。
1956年屬唐集中心鄉(xiāng)。
1961年設辛集區(qū)唐集小公社。
1965年屬辛集人民公社。
1975年析設唐集人民公社。
1983年撤人民公社,改唐集鄉(xiā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