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清光緒二十四年(1898年)建中河場,因地處兩河口、大碼口中段,故名。
樂至縣轄鎮(zhèn)。1935年置中和鄉(xiāng),1953年從中江縣劃入樂至縣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置中和場鄉(xiāng),1992年建鎮(zhèn)。位于縣境東北部,距縣府25公里。面積44.9平方公里,人口2.6萬。通公路。轄黃龍灣、白鶴、人民、三合、太平、石缸灣、獅子橋、紅星、高石梯、兩河、中和、賣柴椏、黃嶺、高山、江家灣、老河、印盒、魏家壩18個村委會和中和場居委會。農(nóng)業(yè)主產(chǎn)水稻、小麥、玉米,兼產(chǎn)油菜子、棉花。養(yǎng)殖生豬、蠶。
歷史沿革:
清光緒年間,建場。
1949年,設(shè)中和鄉(xiāng),屬中江縣。
1953年,劃歸樂至縣。
1958年,鄉(xiāng)改公社。
1984年,公社改鄉(xiāng)。
1992年8月,改為中和場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