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珠市彝語稱“努抽”,意為蜜蜂聚集的地方,比喻前來趕集的人多且密集。相傳明朝之初此地有漢族進駐,因漢族人在養(yǎng)豬方面很是發(fā)達,周邊鄰里常到這里販賣生豬,逐漸形成一個以生豬販賣為主的集市,又因趕集天選在屬豬的日子,故得名“豬市河”。后因“豬”字不雅,改為“朱市”,后又因此地礦藏豐富,取“金銀珠寶”之意,更名為“珠市”。
珠市鄉(xiāng)位于貴州畢節(jié)地區(qū)赫章縣。下轄:
520527205201210珠市村委會
520527205202220青杠村委會
520527205203220文淵村委會
520527205204220核桃村委會
520527205205220光明村委會
520527205206220韭菜坪村委會
520527205207220以那村委會
520527205208220興營村委會
520527205209220街上村委會
520527205210220上寨村委會
520527205211220德塊村委會
520527205212220高原村委會
520527205213220陸坪村委會
520527205214220團結(jié)村委會
520527205215220七一村委會
520527205216220礦山村委會
520527205217220興山村委會
520527205218220汞山村委會
歷史沿革:
清康熙四年(1665年),裁烏撒衛(wèi),置安寧府。
清康熙五年(1666年),改名威寧府,轄十里,屬德化里。
民國十三年(1924年),置威寧東二區(qū)于興發(fā),設(shè)辦事處于此。
民國三十一年(1942年),赫章建縣,置礦山鄉(xiāng)公所于境內(nèi)火把寨;同年,遷至楊家寨,后改名為珠市鄉(xiāng)。
1953年,建珠市鄉(xiāng)。
1956年,改珠市彝族鄉(xiāng)。
1958年,改珠市公社。
1959年,改管理區(qū)。
1963年,恢復(fù)公社建制。
1984年,恢復(fù)彝族鄉(xiāng)建制。
1991年,與諾素彝族鄉(xiāng)、以那彝族鄉(xiāng)、鐵礦鄉(xiāng)合并建珠市彝族鄉(xiā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