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街鎮(zhèn)地名由來:“羊街”即“羊街子”,十二生肖地名,即逢羊日趕的街子,民國《威寧縣志》村寨、市集名均有收錄。新中國成立后作為行政區(qū)劃名,始于1953年設羊街鄉(xiāng)。
在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東部,白水河上游東岸。面積195平方公里。人口3.23萬,其中彝、苗、白、布依、水等民族占31.2%。轄1居委會、21村委會。1949年為清平鄉(xiāng)。部分屬三龍鄉(xiāng)和龍泉鄉(xiāng)。1953年析設羊街、輔處、興隆、蛇街、嚴家、松林鄉(xiāng)。1958年撤鄉(xiāng)建羊街公社。1961年后析建羊街、輔處(銀河)、蛇街、松林(松嶺)、嚴家、興隆公社。1984年改為1鎮(zhèn)、5鄉(xiāng)。1991年合并置羊街鎮(zhèn)。有煤礦。畜牧業(yè)以養(yǎng)羊、牛為主。產黨參等藥材。有中小學22所。鎮(zhèn)人民政府駐地羊街子,在草海鎮(zhèn)北23公里,白水河(羊街河)畔。人口1200,有漢、彝、苗、白等民族。海拔1980米。古名五所伯,系彝語物叔伯音轉,為古代彝族部族名,亦為地方官封號。清以前均為土目住地?!拔础比遮s場,改名羊街子。為縣東北部重要集市。特產黃梨、蘋果。產核桃、生漆。有公路接大煙公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