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境內原有一堆子小山包,人們多在這堆小山包前的圩場上從事商品交易,繁榮后而取名堆子前,政府駐地于此,故名。
遂川縣轄鎮(zhèn)。縣金橘主要基地。1949年為堆子前鄉(xiāng),1958年成立公社,1984年復置鄉(xiāng),1993年設鎮(zhèn)。位于縣境西部邊界,鎮(zhèn)政府駐堆子前圩,距縣城22.5公里,面積105.2平方公里,人口1.9萬。遂(川)井(岡山)公路縱貫全境。轄堆子前鎮(zhèn)居委會及堆子前、河籟、七坪、集龍、卜侯、廟前、鄢背、葫蘆、陂田、久渡10個村委會。地處山區(qū),遂川江上游右溪河流經(jīng)北部。農業(yè)主產水稻,產生姜、茶葉、油茶、柑橘、蜂蜜。尤以金橘稱著,產品遠銷國內外。鄉(xiāng)鎮(zhèn)企業(yè)有密餞、姜片、藤器等廠。
冷水坑景區(qū)
冷水坑景區(qū)。景區(qū)位于遂川縣堆子前鎮(zhèn),河道全長10多里,山清水秀,空氣宜人,兩邊高山,中間峽谷,翠竹遍野,林木蔥蘢,云蒸霞蔚,幽靜清涼。泉水清澈見底,魚兒在腳下嬉戲。有一處漂亮的瀑布,瀑高4
井下村“正亮堂”宅
正亮堂客家大屋位于吉安市遂川縣堆子前鎮(zhèn)鄢背村井下村民小組4號。清乾隆間,基祖黃由相率義方、義言、義齊三子開新基于井下村,乾隆三十八年(1773),黃由相去世后,乾隆五十九年(1794),義方
歷史沿革:
1949年十月設堆前鄉(xiāng)人民政府,同時又是堆前區(qū)公社所在地,1950年屬堆前區(qū),1954年,屬第六區(qū)。
1956年,撤區(qū)。
1958年,與西溪鄉(xiāng)合并成立堆前公社。
1959年冬,分為堆前、西溪2公社。
1961年,屬草林區(qū);從堆前公社析出七坪公社。
1965年,七坪并入堆前公社。
1967年,撤區(qū)。
1969年,西溪并入堆前公社。
1972年,西溪公社劃出,改名堆子前公社。
1984年5月,改稱堆子前鄉(xiāng)。
1993年,撤鄉(xiāng)設遂川縣堆子前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