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評村簡介
私評村位于文峪河沿岸,與南關、韓村、堡子等村莊相連。原隸屬于城關鎮(zhèn),后劃歸鳳城鎮(zhèn),現(xiàn)有386戶,1120人,耕地398畝,人均收入4000余元。
在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,實行區(qū)村制。民國13年,文水縣設4個區(qū),其中私評村屬于一區(qū),駐城內,但并不是單獨村,而是屬于主附村。其中主村是城內,私評通土堂、北關共同屬于聯(lián)合副村。
在1950—1952,文水縣行政區(qū)劃表中,四平隸屬于一區(qū),一區(qū)的駐地為城內。到1953年5月,進行第一次劃鄉(xiāng),1956年9月第二次劃鄉(xiāng)。其中私評村位于城關鄉(xiāng),同時所轄自然村還包括其他10個村、街道。1958年第三次劃鄉(xiāng),私評仍隸屬于城關鄉(xiāng)。1958年8月,撤鄉(xiāng)組建人民公社,私評屬于前進公社,駐城關鎮(zhèn)。1984年4月撤公社,改為鄉(xiāng)鎮(zhèn),將17個人民公社改劃為7鎮(zhèn)16鄉(xiāng),私評屬于城關鎮(zhèn)。
目前,樊寶和擔任私評村書記兼村長,王龍擔任副書記,閆秀倫為黨支部委員,邸桂玉、周愛忠為副村長,樊金花為婦女主任,王海文為報賬員,趙小斌為理財組長。
私評村與北街村、南關村、南街村、土堂村、北關村、東街村、堡子村、韓村村、冀周村、南徐村、章多村、桑村村、岳村村、宜兒村相鄰。
私評村附近有劉胡蘭紀念館、蒼兒會生態(tài)旅游區(qū)、文峪河水庫、麻家堡關帝廟、宿皇寺、狄青廟等旅游景點,有流尖和子飯、文水葡萄、文水酥梨、山西磚雕、開柵青豆角等特產,有文水鈲子、文水葫蘆制作技藝、文水長拳、文水橋頭大鼓、福勝鑼鼓、文水馬西鐃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