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據(jù)傳,為了紀念戰(zhàn)國時愛國詩人屈原,人們有端午節(jié)在橫河劃龍船的習(xí)俗。后以龍喻河。地名橫河以南,故名龍南。
龍南村位于橫河鎮(zhèn)南部,東鄰東畈村、梅園村,北接孫家境村,南至高樓山,西同梅湖村接壤,2001年2月由原橫涇河、燭溪、柘岙3個村合并而成,因系原龍南鄉(xiāng)政府所在地,故并村后沿稱龍南村。村民委員會駐地:牛頭山腳西,距鎮(zhèn)政府駐地3.5公里?,F(xiàn)有9個自然村組成,分別是橫涇河、王家橋、閘里頭、周家、王家墩、陳家、徐家、茅家、廟沿。境域?qū)偾鹆昶皆嚅g,以山丘面積居多,其中自古以來比較出名的山有燭湖山、牛頭山(大船山)、西月山等。平原多河流,有洋塘河、橫涇河、柘岙江、廟前江、直河塍江、東江、新江等9條。河上建有防旱抗洪閘3座,翻水站1座,橋梁有龍泉橋、王家橋、金家橋、橫浦橋、瓦窯灣畈橋等31座。交通便捷,東傍橫樟公路,北依沿山公路,中間橫穿村境的有龍南至童岙公路、柘岙公路,有機耕路通各自然村,大部分道路已澆成水泥路面。西月山北麓瓦窯灣,發(fā)現(xiàn)有晚唐時的古窯址,因早年墾植,堆積物已不明顯。陳家自然村東窯頭山北麓,有五代至北宋的古窯址,大部分瓷片已在平整土地時填入鄰近小河,或在建路、造房時被埋填。村內(nèi)姓氏以孫姓最多,約有50%,其他有茅、陳、徐、方等姓。
附: 燭湖楊梅 (明)孫皗
萬壑楊梅絢紫霞,燭湖佳品更堪夸。
自從名系金閨籍,每歲嘗時不在家。
龍南村與梅園村、東畈村、大山村、孫家境村、伍梅村、梅湖村、童岙村、子陵村、烏玉橋村、石堰村、秦堰村、馬堰村、上劍山村、洋山崗村相鄰。
龍南村附近有杭州灣海皮島景區(qū)、寧波方特東方神畫、鳴鶴古鎮(zhèn)、寧波大橋生態(tài)農(nóng)莊、達蓬山旅游度假區(qū)、龍山虞氏舊宅建筑群等旅游景點,有慈溪蜜梨、慈溪楊梅、慈溪葡萄、慈溪麥冬、白蠶豆、上林湖越窯青瓷等特產(chǎn),有越窯青瓷燒制技藝、草帽編織技藝、橫河剪紙、橫河楊梅加工技藝、越窯青瓷甌樂、水火流星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