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墻頭鎮(zhèn)6公里處,倉岙水庫壩下,座北朝南,南高北低,沿大溪兩側呈塊狀分布,《象山縣志》載,張姓始祖,宋時,橫渠張子后遷入。蔣姓始祖,南宋末,從大溪蔣遷此。謝姓始祖圣娜清康熙年間遷入。因村倉岙口,初稱外倉岙,傳張氏出資在村里修成一條路,長里許。至明末周姓遷入,重修該路,稱周家路,遂該此路名村,全村174戶,471人。
姓,蔣、謝居多,耕地面積398畝,其中水田338畝,山林1715畝,果園40畝。
宋時屬政實鄉(xiāng),美政里,黃溪村。明時屬政實鄉(xiāng)十三都圖二,清時屬政實鄉(xiāng)十四都十一村,宣統(tǒng)年間屬西一鄉(xiāng)。民國18年《1929>第三區(qū)倉岙鄉(xiāng),民國23年<1934>屬蔡倉鄉(xiāng),民國28年<1939>屬滬東鄉(xiāng)。民國30年<1941>屬象西區(qū),民國35年<1946>屬西滬鄉(xiāng)。新中國成立后,屬墻頭區(qū)始名為西滬鄉(xiāng),1951年屬蔡倉鄉(xiāng)。1956年屬亭溪鄉(xiāng),1958年屬象山人民公社亭溪管理區(qū),建生產隊。1961年屬亭溪公社建大隊,1983年屬南莊區(qū)亭溪鄉(xiāng),大隊改為村,1992年屬墻頭鎮(zhèn)。
村設有0黨支部、村委會、經濟合作社。村從1950年至1970年建有初級小學。1970年撤消并入亭溪中心小學。
村原為石彈路,現(xiàn)改為水泥路,村路5大圈公路銜接。
周家路村與西滬村、七里亭村、下沙村、溪里方村、雷港村、舫前村、嶺下村、黃溪村、大溪蔣村、洋北村、塔嶺村、墻頭村、墻頭社區(qū)、合心村相鄰。
周家路村附近有象山影視城、松蘭山海濱度假區(qū)、石浦漁港古城(石浦古鎮(zhèn))、中國漁村景區(qū)、石浦古城、東門漁村等旅游景點,有象山白鵝、象山紫菜、象山大黃魚、象山梭子蟹、象山紅柑桔、鯊魚等特產,有象山曬鹽技藝、寧波走書、海鹽曬制技藝(象山縣)、象山海島人的婚俗禮儀、象山剪紙、象山唱新聞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