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啦井鎮(zhèn),由清道光元年(1821年)始,當地開辦鹽井稱“喇雞鳴井”。后發(fā)展為街,稱“喇雞鳴街”,大理鹽務署總知事柳玉春,曾撥經費修整喇雞嗚井街道,曾稱“玉春街”,而當地群眾習慣稱喇雞井街,簡稱“喇井街”,后通用為“拉井”而得名。
2021年3月,啦井鎮(zhèn)入選2020年云南省衛(wèi)生鄉(xiāng)鎮(zhèn)名單。
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轄鎮(zhèn)。1958年建拉井公社,1964年至1966年與金頂、通甸并為一個區(qū),1983年改區(qū),1987年改鎮(zhèn)。位于縣境中部,距縣城35公里。面積509平方公里,人口1.5萬,有白、普米、傈僳、彝、漢等。轄春龍、-、桃樹、富和、布場、九龍、新建、期井、長澗、桃樹9個行政村。農業(yè)以種植玉米、小麥、洋芋為主。工業(yè)有鹽礦、銅礦、木材加工業(yè)。
歷史沿革:
民國二年(1913年)前,屬于麗江縣,為山后里,建縣后為東新化里。
民國八年(1919年),為第一區(qū)瑯井鎮(zhèn)拉井鄉(xiāng)。
民國二十七年(1938年),改稱拉井鎮(zhèn)聚寶鄉(xiāng)。
民國二十九年(1940年),改拉井鎮(zhèn)。
1950年,與營盤、金頂合并為第一區(qū)。
1953年,與營盤劃為個區(qū)稱營盤片。
1958年,改拉井公社。
1964年,與金頂、通甸并為一個區(qū)。
1983年,改拉井區(qū)。
1987年,改拉井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