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“兔峨”是怒語“塔烏”的諧音漢譯,意思是“大壩子”。因兔峨村下有一塊大約3平方千米的緩坡壩子,故名。兔峨又名語“怒咱”,意為“怒子人”,相傳先來這里定居的是怒族,而得名。
2021年3月,兔峨鄉(xiāng)入選2020年云南省衛(wèi)生鄉(xiāng)鎮(zhèn)名單。
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轄鄉(xiāng)。1958年建兔峨公社,1964年后改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西南部的瀾滄江兩岸,距縣城95公里。面積544平方公里,人口1.9萬,有傈僳、白、怒、彝、漢、納西、回、普米等民族。蘭(坪)六(庫)公路過境。轄免峨、大華、扎局、吾馬普、迤場、花坪、石坪、大村頭、大麥地、阿塔登、臘馬登、豐甸、江末、果力14個行政村。工業(yè)以采礦、木材加工為主,農產以小麥、稻谷、大豆為主。特產衣主梨。
歷史沿革:
民國二年(1913年)前,兔峨鄉(xiāng)境域屬麗江縣,為山后里,系羅氏土司領地;置縣后為西新化里。
民國八年(1919年),為第六區(qū)。
民國二十九年(1940年),改稱兔峨鎮(zhèn)。
1950年,改稱第四區(qū)。
1953年,改稱第六區(qū)。
1958年,后改稱兔峨公社。
1964年,與營盤合并為個區(qū)。
1983年,改稱兔峨區(qū)。
1987年,改兔峨鄉(xiā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