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地處怒江兩岸人民過往怒江的劃渡之地,故而得名。
2021年3月,古登鄉(xiāng)入選2020年云南省衛(wèi)生鄉(xiāng)鎮(zhèn)名單。
鄉(xiāng)情概況
古登鄉(xiāng)地處瀘水縣北部的橫斷山縱谷區(qū),東靠碧羅雪山與蘭坪縣相鄰,西依高黎貢山同緬甸相毗鄰,北接洛本卓白族鄉(xiāng),南連稱桿鄉(xiāng)??偯娣e328平方公里,地勢北高南低,最高海拔4379米,最低海拔907米,地表山峰林立,溝壑縱橫,地勢崎嶇,巖層裸露,屬典型的山地特征。氣候?qū)賮啛釒Ъ撅L(fēng)氣候,垂直分布明顯,平均氣溫17攝氏度左右,無霜期317天。生物資源富集,耕地總面積18046畝,其中:水田面積1020畝,占總面積5.6%,旱地和坡地面積17028畝,占總面積94.35%,有84%的耕地面積坡度在25度以上;宜林宜草的山地面積有30萬畝以上,經(jīng)濟林地面積14535畝,去今兩年退耕還林面積4200畝,其中:成熟林8723畝,品種主要是油桐和漆樹。轄有11個村委會,136個自然村,147個生產(chǎn)小組,農(nóng)業(yè)人口14471人,居住有十多種民族,其中傈僳族在95.3%,是主體民族;全鄉(xiāng)無一條鄉(xiāng)村公路,運力主要靠人力和畜力,江面有6根鐵索和4座江橋作為兩而岸交往的交通工具。是個典型的集“邊疆、民族、山區(qū)、貧困”為一體的特困鄉(xiāng)。
歷史沿革:
民國三十八年(1949年)前,屬蘭坪縣免峨鎮(zhèn)怒地鄉(xiāng)。
1950年,設(shè)為碧江縣第五區(qū),轄7行政村。
1956年,村改鄉(xiāng)。
1969年,改稱東方紅公社,鄉(xiāng)改大隊。
1974年,增設(shè)臘斯底大隊和刮然大隊。
1981年,改稱古登公社。
1984年,改古登區(qū),轄11鄉(xiāng)。
1986年12月,碧江縣撒銷縣制,原碧江縣古登區(qū)劃歸瀘水縣。
1988年,改古登鄉(xiā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