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0月,福建省農業(yè)農村廳認定白云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(xiāng)村治理示范村鎮(zhèn)。
白云村概況
一、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:白云村系莆田市涵江區(qū)新縣鎮(zhèn)行政村之一,位于新縣鎮(zhèn)南部,東與外坑村接壤;西與上茅交界;南同晏井村和水辦村毗鄰,北跟泗洋村相鄰,距鎮(zhèn)所在地大約13公里。
二、村落與居民:白云有5個自然村,9個村民小組,面積4.6平方公里,現(xiàn)全村1200人口多人,共258戶。
三、歷史人文:據(jù)傳白云村柯狀元自然村原是歷史名人柯潛幼年居住的地方,故柯潛后來中了狀元而得名,至今流傳一幅楹聯(lián)“柯山秀發(fā)科名起,蓮石祥開聯(lián)類登”聯(lián)意是從柯潛中狀元開始科甲聯(lián)芳,據(jù)柯氏族譜記載,柯潛原祖籍地是柯山安樂里。至今白云仍有安樂柯狀元自然村。
四、建筑景觀:白云村周圍皆山,層巒選嶂,溪澗溝谷縱橫,叢生懸崖絕壁,瀑布深潭星羅棋布。本村跟泗洋村交界處有一座名勝古跡-白云巖(菩薩宮),建于明未清初。宮殿坐西向東,面朝東海,須晴日,潮起潮落,光暉下波光鱗鱗,若置仙境。背后高山矗立,松浪郁郁蔥蔥。左右兩旁,石簡叢叢,怪石翩翩。白云巖自古今,名聞遐邇,一年四季,香客絡繹不絕。
五、物產經濟:白云村盛 產枇杷,品種頗多,但仍以“解放鐘”和“早鐘六”居其首位。每年初夏,這里枇杷運銷全國各地,成為村民經濟收入不可或缺的部份,企盼能乘“三農”之東風,更上一層樓。
白云村與外坑村、仙安村、泗洋村、洋林村、大所村、上茅村、大賢村、鞏溪村、白鶴村、廣宮村、墘頂村、張洋村、文筆村、新縣村相鄰。
外坑蘇區(qū)反“圍剿”斗爭舊址
外坑蘇區(qū)反“圍剿”斗爭舊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區(qū)新縣鎮(zhèn)白云村蘆尾自然村。外坑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和紅軍第2支隊的頻頻出擊,引起國民黨當局的極大震動。特別是1930年12月中旬,陳天章率部攻克梅洋地主豪
白云村附近有外坑蘇區(qū)反“圍剿”斗爭舊址、瑞云山森林公園、閩浙贛人民游擊縱隊閩中支隊司令部舊址、紅軍第207團舊址、囊山慈壽寺、鳳際中共閩中特委舊址等旅游景點,有莆田桂圓、紅團、莆田黑鴨、蓼花與麻筒、莆田紅團、莆田蘑菇罐頭等特產,有莆仙十音八樂、腐乳釀造技藝、涵江車鼓、梧塘黃氏紙扎、延寧宮媽祖蔗塔傳統(tǒng)制作工藝、錯金銀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