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西門街道因街道辦事處駐西門片區(qū)而得名。
522601003001111州府社區(qū)
522601003002111梁子巷社區(qū)
522601003003111大閣社區(qū)
522601003004111光明社區(qū)
522601003005111玻璃廠家委會
522601003006112西門居委會
522601003200112龍頭村
大閣山山門
大閣山山門位于西門街道大閣山社區(qū)大閣山上,年代為清代,類別為古建筑。2013年9月13日,凱里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(hù)單位。
歷史沿革:
元代時期,屬播州宣慰司。
明、清時期,屬清平縣。
民國二年(1913年),屬爐山縣第二區(qū)第一分區(qū)。
民國二十一年(1932年),屬凱里鎮(zhèn)。
民國二十五年(1936年),凱里鎮(zhèn)改凱里聯(lián)保,置凱里聯(lián)保第二保(西門)和第六保(龍頭河)。
民國三十年(1941年),凱里聯(lián)保改凱里鎮(zhèn),仍稱第二保、第六保,上隸凱里鎮(zhèn)。
1950年11月,改稱凱里鎮(zhèn)第二村、第六村,后稱西門村、龍頭河村。
1962年,置西門居民委員會。
1968年,改置解放西路街道。
1971年,改置老街街道。
1972年,更名朝陽街道。
1983年,更名西門街道。
1985年5月,西門村和龍頭河村劃歸西門街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