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0月,福建省農業(yè)農村廳認定拔里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(xiāng)村治理示范村鎮(zhèn)。
2021年12月,拔里村被命名為2021年度福建省森林村莊。
2021年11月,福建省愛衛(wèi)辦命名拔里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(wèi)生村。
拔里村地處縣城北面,距清流縣城14公里,東鄰嵩溪鎮(zhèn),西北與寧化接壤。距寧化湖村鎮(zhèn)10公里,與省級風景區(qū)天鵝洞相連,整個村莊依山呈“V”字排開,全村面積3.2平方公里。耕地面積107.93公頃,林地面積36000多畝,其中拔口采育場18000多畝。全村222戶、1002個人口,有10個村民小組,有泉州惠女水庫移民組。
拔里村舊稱“霸口”,民國時期有1條官驛道經過,連接清流、寧化、明溪,當年紅軍長征途經此地,時任清流縣第一屆蘇維埃主席謝紅恩,被捕后犧牲在拔里村拔口自然村。
拔里村為客家集地,古建筑存留民國鄉(xiāng)紳徐章“東山水”牌樓、四洲屋橋等。拔里村四面環(huán)山,山多地少,以青山綠筑起一道優(yōu)美的綠色風景。見證歷史滄桑變化。土特產有紅菇、香菇、木耳、筍干等,以其特有的品質在周邊鄉(xiāng)村久負盛名。
拔里村以種水稻、烤煙、水稻制種和勞務輸出為主,兼顧采割松脂。
拔里村在穩(wěn)定糧食的基礎上,重點發(fā)展烤煙、毛竹、中藥材、仙草、黃羊等產業(yè)。種植糧食1400畝,產量103萬斤;種植烤煙500畝,銷售煙葉13萬斤;種植毛竹5200畝、中藥村210畝、仙草100畝,養(yǎng)羊3戶年出欄300多頭,年出欄30頭以上養(yǎng)豬戶4戶。2012年,農林牧副漁產值1532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10904元,村財收入47萬元(含項目補助資金)。
拔里村與下窠村、暖水村、俞坊村、漁滄社區(qū)、長興社區(qū)、供坊村、鳳翔社區(qū)、橋下村、翠園社區(qū)、南岐村、城南村、嚴坊村、蔬菜村、大路口村相鄰。
拔里村附近有天芳悅潭生態(tài)旅游風景區(qū)、中華桂花文化園、長校村李洪養(yǎng)住宅紅軍標語舊址、九龍湖·九龍洞群、東坑建筑群、賴坊建筑群等旅游景點,有清流豆腐皮、賴坊花生、清流溪魚、清流鮮切花、清流雪薯、清流黃羊等特產,有嵩溪豆腐皮傳統(tǒng)制作技藝、清流長校十番鑼鼓、清流李家五經魁、泰寧梅林戲、永安大腔戲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