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相傳唐代,在瀾河下游2公里處的龍坑有一塊過江麻石把這條河攔住,人們?nèi)∶麛r河,后改為瀾河。
南雄市轄鎮(zhèn)。1956年置白云鄉(xiāng),1959年改瀾河公社,1961年更名白云公社,1979年恢復(fù)瀾河公社,1983年設(shè)區(qū),1987年建鎮(zhèn),位于縣境西北部,距縣城35公里。面積171.3平方公里,人口0.9萬。省道1950線東西過境。轄洞底、白云、上哆、上瀾、瀾河、葛坪等6個(gè)管理區(qū)(村委會(huì))。農(nóng)業(yè)主產(chǎn)水稻、黃煙、花生。林業(yè)資源豐富,活立木蓄積量52萬立方米,經(jīng)濟(jì)林果以白果、柑橘為主,企業(yè)有竹制工藝廠、家具廠、香菇廠、土紙廠、花崗巖板材廠、電站等。
歷史沿革:
明代屬九成鄉(xiāng)凌源都。
清咸豐四年(1854年),改都為約。
民國時(shí),屬靖平鄉(xiāng)、和望鄉(xiāng)。
1951年,屬白云鄉(xiāng)、瀾河鄉(xiāng)。
1956年,并為白云鄉(xiāng)。
1958年,屬高峰(百順)人民公社。
1961年,成立白云人民公社。
1979年,改名為瀾河人民公社。
1984年,改為區(qū)。
1986年12月,改為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