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原名汪家棚。清中期,汪姓在此路邊搭三間小棚做生意,形成集鎮(zhèn),故名。
固始縣轄鄉(xiāng)。1951年建汪棚區(qū),1956年設(shè)鄉(xiāng),1958年建管理營,1959年建公社,1983年改鄉(xiāng)。位于縣城西南,距縣府10公里。面積144平方公里,人口5.5萬?;瓷坦愤^境。轄新建、宋樓、新集街、三教、毛學(xué)、閻寨、郭崗、聯(lián)山、大皮、鄧大廟、蔡寨、小胡集、陳寨、黃家崗、宋集、羅塘、肖崗、大塘、葉崗、曲河、常崗集、董樓、新吳、侯崗、老胡集25個村委會。工業(yè)有農(nóng)機(jī)修配廠等。農(nóng)業(yè)主產(chǎn)水稻、小麥。境內(nèi)有清代植物學(xué)家吳其浚墓等。
吳其濬墓
吳其濬素有“宦跡半天下”之稱,道光二十五年由福建巡撫調(diào)任山西巡撫,兼提督鹽政,后“乞病歸”固始。道光二十六年(1847年1月27日)病逝,時年58歲。道光皇帝頒發(fā)加封恤賜祭葬上諭,據(jù)《清史列
歷史沿革:
明、清東部屬川山里,西部屬西曲里,中南部屬海灣里。
民國初分屬郭陸灘區(qū)、胡族鋪區(qū)。
1940年分屬高草鄉(xiāng)、孝義鄉(xiāng)、道超鄉(xiāng)和古蓼鎮(zhèn)。
1948年屬郭陸灘區(qū)。
1949年分屬郭陸灘區(qū)、胡族鋪區(qū)。
1951年屬汪棚區(qū)。
1956年改建汪棚、宋集兩個中心鄉(xiāng)。
1958年設(shè)汪棚、宋集、老胡集管理區(qū),屬紅旗公社(駐郭陸灘)。
1959年3月屬郭陸灘(大)公社,同年6月建汪棚(大)公社。
1961年建汪棚、宋集、老胡集(小)公社,屬汪棚區(qū)。
1962年重建汪棚公社,1983年改設(shè)汪棚鄉(xiāng)。
2010年改置汪棚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