巷內(nèi)村位于霞美鎮(zhèn)西部梁山余脈大肚湖山之木麓的小盆地,東鄰眉田村,西隔山即后井水庫。南、北皆山巒。由石古、牛生、東、巖坑4條小溪匯合而成的巷內(nèi)溪,東流至霞美中社村江邊社入于浮頭灣。村公路通到霞美村與省道漳東線相接。
巷內(nèi)為革命老區(qū),有烈士11人,老黨員3人,老游擊隊員、交通員、接頭戶10人。
經(jīng)濟狀況與基本設施
全村耕地898畝(水田698畝,農(nóng)地200畝),以種植水稻為主,番薯及其他雜糧次之。有大片山地,高處造林,平緩處種植荔枝、龍眼3800畝、楊梅1700畝、枇杷1500畝、雜果500畝。形成三個層次:頂峰山林如戴帽,山腰果樹如腰帶,山下稻田如穿金鞋。
后井水庫隧洞2000米直通本村,向霞美全鎮(zhèn)田地供水,本村首先得到灌溉。
巷內(nèi)小學,校園面積3333平方米,建筑面積550平方米,設7班級,學生214人,教師10
巷內(nèi)村與運頭村、五社村、白石村、眉田村、過田村、溪仔村、中社村、董門村、北江村、劉坂村、前梧村、霞美村、山前村、塔嶺村相鄰。
巷內(nèi)村附近有福建土樓、福建土樓(南靖)旅游景區(qū)、天福茶博物院、三平風景區(qū)、東山風動石景區(qū)等旅游景點,有平和琯溪蜜柚、漳州蘆柑、云霄枇杷、東山鮑魚、白芽奇蘭茶等特產(chǎn),有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、浦南古儺、民間信俗(三平祖師信俗)、錦歌、東山歌冊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