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據(jù)寺碑記載,該地東北角寺院始建于漢朝,取“普惠眾生”之意,得名普惠寺,村莊建于寺旁,村莊得名為普會寺。太平天國時期改名太平鎮(zhèn)。清末復名普會寺。
普會寺鄉(xiāng)位于確山縣城東南部。全鄉(xiāng)總面積72平方公里,下轄張營、錢溝、姚莊、馬溝、袁莊、白山、宋樓、臺予坡、普會寺十個行政村,157個村民組,24806人,耕地面積52992畝。境內(nèi)東西多丘陵,中間為平原,南北狹長。東部以金牛山為主的山區(qū)大理石、石灰石、花崗巖等礦藏豐富。薄山北干渠貫穿全鄉(xiāng)九個行政村,長度11.6公里。北部有十里河,南部有臻頭河,中西部有四座水庫,水利條件優(yōu)越。這里常年平均氣溫16.4℃,年降水量956.1毫米,土質(zhì)以白散土、黃壤土、砂壤土為主,適宜種植小麥、玉米、大豆、花生、油菜、芝麻、煙葉等作物。
臺子坡遺址
臺子坡遺址位于確山縣普會寺鄉(xiāng)臺子坡村。年代為新石器時代。2016年1月22日臺子坡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。
歷史沿革:
西周屬楚。
秦屬穎川郡。
漢高帝四年(前203)屬朗陵縣。
隋開皇三年(583)屬朗山縣。
北宋大中祥符五年(1012)屬確山縣。
清初為確山縣東二保普會寺。
1922年為留莊區(qū)東二保。
1941年設立普會寺鄉(xiāng)。
1949年為確山縣第五區(qū)普會寺鄉(xiāng)。
1958年成立火箭人民公社。
1962年更名普會寺人民公社。
1983年改稱普會寺鄉(xiāng)。
2016年撤鄉(xiāng)設普會寺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