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拉特后旗地名由來:烏拉特,為蒙古部落名,意為“能工巧匠”。駐地巴音寶力格鎮(zhèn)?!鞍鸵魧毩Ω瘛?,意為豐富的泉水。
2021年5月,根據(jù)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,烏拉特后旗人口數(shù)量為5.39萬人,位列巴彥淖爾市各旗縣區(qū)人口數(shù)量排行榜第7位,位列內(nèi)蒙古各旗縣市區(qū)人口數(shù)量排行榜第91位,位列全國各縣市區(qū)人口數(shù)量排行榜第2731位。
2020年7月,全國愛國衛(wèi)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烏拉特后旗為2020年國家衛(wèi)生鄉(xiāng)鎮(zhèn)(縣城)。
2020年1月,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部命名烏拉特后旗為2019年國家園林縣城。
2019年3月,水利部公布第一批節(jié)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(區(qū))名單,烏拉特后旗榜上有名。
2016年2月,烏拉特后旗上榜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發(fā)展基本均衡縣(市、區(qū))名單。
烏拉特后旗位于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西部,巴彥淖爾市盟西北部。東經(jīng)105°8′20〞-107°38′20〞,北緯40°41′30〞-42°21′'40〞。東與烏拉特中旗交界,西與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毗鄰,南與杭錦后旗、磴口縣相連,北與蒙古國接壤。全旗東西長210千米,南北寬130千米,總面積24925平方千米。總人口6萬人(2004年)。
旗人民政府駐巴音寶力格鎮(zhèn),郵編:015500。代碼:150825。區(qū)號:0478。拼音:WulatehouQi。
行政區(qū)劃
烏拉特后旗轄3個鎮(zhèn)、2個蘇木:巴音寶力格鎮(zhèn)、呼和溫都爾鎮(zhèn)、潮格溫都爾鎮(zhèn)、巴音前達門蘇木、獲各琦蘇木。
歷史沿革
烏拉特,系蒙古族部落名,意為“匠人”。1952年設烏拉特中后聯(lián)合旗。1970年設潮格旗,1981年改今名。
2000年,烏拉特后旗轄3個鎮(zhèn)、9個蘇木。 根據(jù)第五次人口普查數(shù)據(jù):全旗總人口48090人,其中各鄉(xiāng)鎮(zhèn)人口(人):巴音寶力格鎮(zhèn)16683呼和溫都爾鎮(zhèn)8158賽烏素鎮(zhèn)11690烏根高勒蘇木2802潮格溫都爾蘇木2106那仁寶力格蘇木931巴音戈壁蘇木981巴音溫都爾蘇木1476烏力吉蘇木877寶音圖蘇木975巴音前達門蘇木906格日勒圖敖登蘇木505
?年,烏拉特后旗行政區(qū)劃一覽:(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資料。根據(jù)當時《內(nèi)蒙古行政區(qū)劃代碼》整理)
巴音寶力格鎮(zhèn):轄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4個居委會;友聯(lián)、東升、團結3個村;潔日格、莎如拉、朱斯木爾、那仁烏拉、寶力格、烏蘭6個嘎查。
呼和溫都爾鎮(zhèn):轄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、第五、第六、第七7個居委會;廣林、大樹灣2個村;紅旗、西補隆、烏蘭哈少3個嘎查。
賽烏素鎮(zhèn):轄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、第五、第六、第七7個居委會;希日淖爾、寶日布、哈日朝魯、烏蘭敖包、韓烏拉5個嘎查。
烏根高勒蘇木:轄巴彥淖爾、吉格斯淖爾、巴音烏拉、阿拉騰哈拉4個嘎查;和豐村。
那仁寶力格蘇木:轄阿日其圖、查干溫都爾、呼和溫都爾、那仁烏布爾4個嘎查。
巴音戈壁蘇木:轄巴拉烏拉、前達門、查干高勒3個嘎查。
巴音溫都爾蘇木:轄畢力其爾、莫林、烏寶力格、滿都拉4個嘎查。
烏力吉蘇木:轄查干敖包、西尼烏素、巴音淖如3個嘎查。
寶音圖蘇木:轄巴音哈少、巴音高勒、巴音滿都乎、巴音烏素、阿布日勒圖、蘇布日格6個嘎查。
巴音前達門蘇木:轄烏力吉圖、巴音查干、巴音呼熱、哈拉圖4個嘎查。
2005年7月8日,民政部批準(民函[2005]158號)將烏拉特后旗人民政府駐地由賽烏素鎮(zhèn)遷至巴音寶力格鎮(zhèn)。
烏拉特后旗轄3個鎮(zhèn)、7個蘇木:巴音寶力格鎮(zhèn)、呼和溫都爾鎮(zhèn)、賽烏素鎮(zhèn)、烏根高勒蘇木、那仁寶力格蘇木、巴音戈壁蘇木、巴音溫都爾蘇木、烏力吉蘇木、寶音圖蘇木、巴音前達門蘇木。
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