彰武縣地名由來:名源于彰武臺門。清光緒二十八年(1902年)設(shè)縣,以地處柳條邊柵彰武臺門之北,故取名彰武縣?!罢梦洹焙斜碚梦涔χ狻?/p>
2022年8月,彰武縣入選2022年農(nóng)業(yè)現(xiàn)代化示范區(qū)創(chuàng)建名單。
2021年8月,國家商務(wù)部公布了2021年電子商務(wù)進農(nóng)村綜合示范縣,彰武縣名列其中。
2021年7月,水利部公布彰武縣為第四批節(jié)水型社會建設(shè)達標縣(區(qū))。
2021年5月,根據(jù)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(jié)果,彰武縣人口數(shù)量為33.36萬人,位列阜新市各縣區(qū)人口數(shù)量排行榜第3位,位列遼寧省各縣市區(qū)人口數(shù)量排行榜第59位,位列全國各縣市區(qū)人口數(shù)量排行榜第1618位。
2021年1月,2020年鄉(xiāng)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區(qū)排名發(fā)布,彰武縣位列第345名。
2020年12月,農(nóng)業(yè)農(nóng)村部辦公廳認定彰武縣為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(xiàn)主要農(nóng)作物生產(chǎn)全程機械化示范縣(市、區(qū))。
2020年8月,農(nóng)業(yè)農(nóng)村部推選彰武縣作為“互聯(lián)網(wǎng)+”農(nóng)產(chǎn)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。
彰武縣位于遼寧省西南部??偯娣e3635平方千米???cè)丝?2萬人(2004年)。
縣人民0駐彰武鎮(zhèn),郵編:123200。代碼:210922。區(qū)號:0418。拼音:ZhangwuXian。
行政區(qū)劃
彰武縣轄8個鎮(zhèn)、12個鄉(xiāng)、4個民族鄉(xiāng):彰武鎮(zhèn)、哈爾套鎮(zhèn)、章古臺鎮(zhèn)、五峰鎮(zhèn)、馮家鎮(zhèn)、后新秋鎮(zhèn)、東六家子鎮(zhèn)、阿爾鄉(xiāng)鎮(zhèn)、葦子溝蒙古族鄉(xiāng)、二道河子蒙古族鄉(xiāng)、西六家子蒙古族滿族鄉(xiāng)、兩家子鄉(xiāng)、雙廟鄉(xiāng)、平安鄉(xiāng)、滿堂紅鄉(xiāng)、四堡子鄉(xiāng)、豐田鄉(xiāng)、大德鄉(xiāng)、大冷蒙古族鄉(xiāng)、前福興地鄉(xiāng)、興隆堡鄉(xiāng)、興隆山鄉(xiāng)、大四家子鄉(xiāng)、四合城鄉(xiāng)。
歷史沿革
彰武縣名源于彰武臺門。清光緒二十八年(1902年)設(shè)縣,以地處柳條邊柵彰武臺門之北,故取名彰武縣?!罢梦洹焙斜碚梦涔χ狻?p>彰武縣春秋戰(zhàn)國時屬燕國版圖。西漢時南部地屬遼東郡,北部屬鳥桓地。東漢時屬鮮卑活動區(qū)。北魏、西晉時屬鮮卑境。東晉十六國時期屬前燕、前秦、后燕轄區(qū)。南北朝、隋時入契丹境。唐、宋時期仍屬契丹族的活動地區(qū)。遼時屬上京道臨潢府轄區(qū)。金時屬北京路懿州境。元時屬中書省寧昌路,后歸遼陽行省遼陽路懿州轄區(qū)。明時屬遼東都司廣寧后屯衛(wèi)。清(一六二九年)蒙古貴族善巴率部降清后,在彰武建筑都爾鼻城。第二年改為屏城。順治四年(一0七年)蒙古賓圖郡王和吐默特達爾罕王,將此地獻給清0,做三陵的牧養(yǎng)地??滴跞荒辏ㄒ涣哦辏┰谶@里設(shè)養(yǎng)息牧場(滿語稱“蘇魯克”,放牧牛羊的草地),專門為祭祀永陵、福陵、昭陵之用。乾隆三十二年(一七六七年)又稱境之西北隅為新蘇魯。嘉慶十八年(一八一三年)歸新民廳。光緒二十八年(一九0蘭年)設(shè)縣屬新民府。一九三二年屬奉天省。一九三四年屬錦州省。1945年“九·三”勝利后,成立阜彰吐蘇人-合0,屬遼北省第五專員公署。1946年春,縣內(nèi)大部被國民黨占領(lǐng)。1947年十二月人民解放軍收復(fù)彰武,1949年八月改成彰武縣人民0,屬遼西省。1954年改屬遼寧省,劃歸錦州專署領(lǐng)導(dǎo)。1958年仍屬遼寧省?,F(xiàn)為阜新市轄縣。(以上摘自“遼寧地名信息網(wǎng)”)
2000年,彰武縣轄8個鎮(zhèn)、17個鄉(xiāng)?!「鶕?jù)第五次人口普查數(shù)據(jù):全縣總?cè)丝?89969人,其中各鄉(xiāng)鎮(zhèn)人口(人):彰武鎮(zhèn)47114哈爾套鎮(zhèn)22647章古臺鎮(zhèn)12625馮家鎮(zhèn)16252五峰鎮(zhèn)20197后新邱鎮(zhèn)19906東六家子滿族蒙古族鎮(zhèn)15684阿爾鄉(xiāng)鎮(zhèn)5731城郊鄉(xiāng)24066葦子溝蒙古族鄉(xiāng)16254二道河子鄉(xiāng)13131西六家子蒙古族滿族鄉(xiāng)16170兩家子鄉(xiāng)16917雙廟鄉(xiāng)12887平安鄉(xiāng)12451滿堂紅鄉(xiāng)12174四堡子鄉(xiāng)13061豐田鄉(xiāng)10436大德鄉(xiāng)9143大冷蒙古族鄉(xiāng)17052前福興地鄉(xiāng)8173興隆堡鄉(xiāng)14934興隆山鄉(xiāng)9641大四家子鄉(xiāng)11216四合城鄉(xiāng)12107
2002年3月4日遼政[2002]60號文件批復(fù):撤銷城郊鄉(xiāng)、彰武鎮(zhèn),合并設(shè)立彰武鎮(zhèn);撤銷東六家子滿族蒙古族鎮(zhèn),設(shè)立東六家子鎮(zhèn)。
地圖
某年彰武縣行政區(qū)劃一覽?。ǜ鶕?jù)“遼寧地名信息網(wǎng)”資料整理)
全縣轄8個鎮(zhèn)、12個鄉(xiāng)、4個民族鄉(xiāng),16個社區(qū)居委會、246個村委會,面積3635平方千米,人口40.68萬:
彰武鎮(zhèn) 人口7.43萬人,面積56.9平方千米,轄16個社區(qū)居委會:機務(wù)段、站前、鐵醫(yī)、老站、公園、北山、鎮(zhèn)東、三元、東門、建設(shè)街、城南、百畝園、老城、西環(huán)、新興、西門;8個村委會:黑坨子、吉崗子、前鄭家、腰高家、懷仁、建華、東郊、西郊。
后新秋鎮(zhèn) 鎮(zhèn)0駐后新秋,人口2.14萬人,面積180.1平方千米,轄16個村委會:樂園、白音皋、燒鍋窩堡、平安地、西舊府、民家、敖戶起、東溝、雷家窩堡、邱家、西平、東平、新生、永安、扒梨窩堡、羊山皋。
馮家鎮(zhèn) 鎮(zhèn)0駐馮家,人口1.78萬人,面積144.4平方千米,轄9個村委會:馮家、候貝營子、王家街、小沙力土、林家、那力、柏家、哈大冷、得力。
哈爾套鎮(zhèn) 鎮(zhèn)0駐哈爾套,人口2.31萬人,面積174.2平方千米,轄16個村委會:東哈爾套、西哈爾套、梨樹溝、敖漢、新發(fā)、腰興隆、柳樹、南平安地、東風(fēng)、黑龍山、黃花山、富有、許家、大朝陽溝、前兩家子、后兩家子。
五峰鎮(zhèn) 鎮(zhèn)0駐五峰,人口2.10萬人,面積189.6平方千米,轄14個村委會:五峰、石嶺子、前甸子、亂山子、宣女、大有亨、合不土、大五喇嘛、彭家、孔家、高山臺、東南段、焦家、馬帳房。
章古臺鎮(zhèn) 鎮(zhèn)0駐章古臺,人口1.27萬人,面積258.1平方千米,轄8個村委會:章古臺、宏豐、皋皋、清泉、邰家、三家子、新窩堡、富源。
阿爾鄉(xiāng)鎮(zhèn) 鎮(zhèn)0駐阿爾鄉(xiāng),人口0.56萬人,面積137.0平方千米,轄3個村委會:北甸子、阿爾鄉(xiāng)、泡子沿。
東六家子鎮(zhèn) 鎮(zhèn)0駐東六家子,人口1.64萬人,面積114.8平方千米,轄11個村委會;東六家子、臥牛山、石頭山、陳坨子、下甸子、紅星、長溝沿、雙山子、西南山、紅石、雙坨子。
二道河子蒙古族 鄉(xiāng)0二道河子,人口1.36萬人,面積91.5平方千米,轄11個村委會:二道河子、西門洞、平臺子、何家、江家、賞屯、袁家、萬寶城、腰窩堡、藍家、太平河。
興隆堡鄉(xiāng) 鄉(xiāng)0興隆堡,人口1.59萬人,面積149.9平方千米,轄15個村委會:興隆堡、高家、吉順、馬架子、喇嘛花、四合屯、阿莫、于家、李家、五家子、荊林、東雙廟、鄭家、忙牛海、二郎山。
興隆山鄉(xiāng) 鄉(xiāng)0興隆山,人口0.94萬人,面積73平方千米,轄7個村委會:興隆山、趙家、花家、老虎、三合、前長坨子、田家。
大四家子鄉(xiāng) 鄉(xiāng)0扎蘭營子,人口1.16萬人,面積113.7平方千米,轄9個村委會:扎蘭營子、宮家窩堡、夕明、東梁、勝利、大四家子、社已閣堡、紅旗溝、衙門溝。
四合城鄉(xiāng) 鄉(xiāng)0四合城,人口1.26萬人,面積179.9平方千米,轄9個村委會:新房子、大伙房、王家窩堡、下河、馬連侵、廣正、陳家梁、老窩堡、三官。
豐田鄉(xiāng) 鄉(xiāng)0豐田,人口1.06萬人,面積153平方千米,轄7個村委會:豐田、杏山、王家、雙龍、寶山、蘇已、四間房。
大德鄉(xiāng) 鄉(xiāng)0大德,人口1.03萬人,面積119.9平方千米,轄9個村委會:大德、來虎、大關(guān)家、韓家、王成、八天地、黃花甸子、新立街、福聚昌。
大冷蒙古族鄉(xiāng) 鄉(xiāng)0大冷,人口1.75萬人,面積256.1平方千米,轄12個村委會:大冷、木頭營子、大廟、套力、曹家、后腰窩堡、中窯、哈蟆屯、下三家子、上三家子、程溝、六股道。
前福興地鄉(xiāng) 鄉(xiāng)0福興地,人口0.87萬人,面積118.5平方千米,轄5個村委會:福興地、徐家、星火、六合堂、大沙力土。
雙廟鄉(xiāng) 鄉(xiāng)0張家窩堡,人口1.37萬人,面積148.1平方千米,轄10個村委會:雙廟、三臺子、明水、白家、關(guān)家、二臺子、任家、杜家、豐保、肖家。
平安鄉(xiāng) 鄉(xiāng)0平安,人口1.29萬人,面積116.8平方千米,轄9個村委會:平安、申金、馬家、四臺子、紅山咀子、六家子、梨樹、朱家、紅旗。
滿堂紅鄉(xiāng) 鄉(xiāng)0三義井,人口1.23萬人,面積194.5平方千米,轄8個村委會:后房身、差大馬、大板、沙家、蘑菇溝、十家子、二道溝子、太平。
四堡子鄉(xiāng) 鄉(xiāng)0四堡子,人口1.32萬人,面積220.8平方千米,轄10個村委會:四堡子、二道房身、冷家、興隆、席房、韓家杖子、先鋒、新立、朝陽、雞冠山。
葦子溝蒙古族鄉(xiāng) 鄉(xiāng)0葦子溝,人口1.70萬人,面積134.5平方千米,轄12個村委會:葦子溝、鳳凰城、浩力保、三道溝、朝陽溝、太平山、腰嶺崗子、業(yè)喇嘛土、土城子、岔山稿、舊屯、白音花。
西六家子蒙古族滿族鄉(xiāng) 鄉(xiāng)0燒鍋坨子,人口1.72萬人,面積146.1平方千米,轄15個村委會:西六家子、八家子、燒鍋坨子、祁家窩堡、紅羅山、屈家、四家子、忙海林子、新屯子、白山土、三河岔、前雙廟、甘九窩堡、常家街、沙坨子。
兩家子鄉(xiāng) 鄉(xiāng)0兩家子,人口1.80萬人,面積170.6平方千米,轄13個村委會:兩家子、左家、團山子、馬尾、七家子、二土、李家圍子、南哈大冷、小五喇叭、下窩堡、倒廷、三塊石、長坨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