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民國初年,因此地境內(nèi)有白家壩、龍王溝、唐興寺三個大村,各取其首字,相綴而稱白龍?zhí)?,又因塘、唐同音,久之移寫成白龍?zhí)?,簡稱白龍。
西鄉(xiāng)縣轄鎮(zhèn)。1950年設學地鄉(xiāng),1959年更名白龍?zhí)凉芾韰^(qū),1965年建公社,1984年改鄉(xiāng),1996年白龍?zhí)拎l(xiāng)、碾子溝鄉(xiāng)、豐寧鄉(xiāng)合并設白龍?zhí)伶?zhèn)。位于縣境北部,距縣城9公里。面積166.1平方公里,人口1.9萬。陽(平關)安(康)鐵路橫貫境南,城(關)白(龍)、白(龍)碾(子溝)公路通達。轄龍王溝、上庵、何家山、朱家埡、貫溪、白家壩、碾子溝、羅家院、仁義、白火、響洞、遇緣、田禾、沈家坪、沈河、豐寧、劉院、中壩河18個村委會。礦藏有砂金、花崗巖。工業(yè)以采礦、食品加工為主。農(nóng)產(chǎn)以水稻、小麥為主。種植五陪子、龍須草,盛產(chǎn)木炭。.
歷史沿革:
民國初年,為白龍?zhí)拎l(xiāng),隸屬于西鄉(xiāng)縣北區(qū)。
民國二十九年(1940年),為白龍鄉(xiāng),隸屬于西鄉(xiāng)縣五區(qū)。
1952年,為白龍區(qū),隸屬于西鄉(xiāng)縣。
1959年,為白龍管理區(qū),隸屬于西鄉(xiāng)縣東風人民公社。
1984年,為白龍區(qū),隸屬于西鄉(xiāng)縣。
1996年,為白龍?zhí)伶?zhèn),隸屬于西鄉(xiāng)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