霞山村在園莊鎮(zhèn)政府駐地西側(cè)1.4公里處,村委會設(shè)在汀洋,聚落形狀呈半月形,由永埕邊、三座厝、下樓、苦坑頭、下樓溪、下寨、頂寨、連湖、打鐵、田中莊、汀洋、頂厝、后魏、后城、中厝、中魏、紅磚、前魏、新建、山兜等自然村組成。有21個(gè)村民小組,村民923戶3968人。民國年間屬慈孝鄉(xiāng),1950年屬三區(qū),1951年屬十二區(qū),1956年屬楓亭區(qū),1958年公社化為霞山大隊(duì),1984年為霞山村委會。霞山村耕地1193畝,主種水稻,甘蔗,花生,甘薯。山地6000畝,以種植桉樹為主,有龍眼、枇杷、茶葉等水果。有多種衛(wèi)生所。賴園公路貫穿全境,交通網(wǎng)路四通八達(dá)。
霞山村與宮兜村、楓林村、園莊社區(qū)、洋尾村、塔兜村、云峰村、東石村、大埔村、高峰村、土樓村、泗洋村、后蔡村、義路村、嶺北村相鄰。
山兜破倉分糧舊址
山兜破倉分糧舊址位于莆田市仙游縣園莊鎮(zhèn)霞山村山兜自然村。1949年2月,中共仙德工委成立后,工委書記劉佐周深入到慈孝地區(qū),著手籌建地方武裝。經(jīng)過幾天的聯(lián)絡(luò)、組織工作,建立了慈孝游擊隊(duì),黃巖任
頂洋群眾大會會址
頂洋群眾大會會址位于莆田市仙游縣園莊鎮(zhèn)霞山村頂洋自然村。1934年春,仙游黨團(tuán)組織負(fù)責(zé)人羅迎祥、許彧青等在園莊霞山村頂洋祠堂召開群眾大會,號召群眾起來開展反饑餓斗爭。會議召開期間被國民黨地方
霞山村附近有山兜破倉分糧舊址、頂洋群眾大會會址、菜溪巖風(fēng)景區(qū)、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、仙游九鯉湖風(fēng)景區(qū)、海峽藝雕旅游城等旅游景點(diǎn),有興化米粉、金沙薏米、興化桂圓、度尾文旦柚、莆田荔枝、仙游鄭宅茶等特產(chǎn),有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藝、楓亭元宵游燈習(xí)俗、聚英書院“九蓮燈”、麟山宮皂隸舞、九鯉湖祈夢習(xí)俗、仙游青靛提煉技藝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