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9月,郭坑村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鄉(xiāng)村治理示范村。
2021年2月,福建省2018-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(zhèn)社區(qū)名單出爐,郭坑村上榜。
2019年12月,郭坑村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(xiāng)村名單。
位于永寧鎮(zhèn)區(qū)東北2.2公里,為永寧唯一的少數(shù)民族村。東與沙堤接壤,北與下宅交界。郭姓建屋于山下坑地,故稱“郭坑”。閩南方言“國卿”與“郭坑”諧音,雅稱“國卿”。
據(jù)傳,早先該地為顏氏所居。大約于明朝中期,郭氏自惠安白奇遷徙來石湖居住。傳至孫輩,有兄弟2人。其兄遷至石獅前坑,弟則遷來此地安居。
村西面山仔尚有三世祖墳,俗稱“月亮墓”。墓碑頂部圓形如滿月,碑正面刻有蓮花瓣云月花紋圖案。該陵墓之規(guī)模及墓碑之莊嚴秀麗,可見當時其家族財力之雄厚,其后代亦曾昌旺一時,因而“喧賓奪主”,顏氏他遷。故今全村一姓,皆為郭氏。1987年,泉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準為回族村。
郭坑水庫 因水庫位于郭坑而得名。距鎮(zhèn)區(qū)2公里。1958年冬,由石獅人民公社發(fā)動永寧、沙堤、梅林、港邊、三芳、下宅等大隊社員參加興建。由“土專家”李圣尚負責施工和質(zhì)量監(jiān)督。1961年3月竣工。集雨面積0.62平方公里,總庫容35.96萬立方米。為紅土質(zhì)土壩,壩高12米、頂寬4米、深20米。可灌溉郭坑、沙堤、下宅等村園地,灌溉面積約1500畝。由于水庫年久老化,急需修繕,對此,石獅市和永寧鎮(zhèn)撥款41萬元,于1995年6月至1996年4月對水庫大壩進行除險加固工程,使其達到一級庫標準。(郭天助 李顯揚)
郭坑村與金埭村、后桿柄村、新沙堤村、永寧第一社區(qū)、沙美村、西岑村、前埔村、西偏村、港邊村、外高村、郭宅村、山邊村、下宅村、沙堤村相鄰。
郭坑村附近有寶蓋山風景區(qū)、石獅姑嫂塔、朝天寺、泉州港古建筑、虎岫禪寺、六勝塔等旅游景點,有永寧太平洋牡蠣、古浮紫菜、甜粿、石獅甜粿、安海捆蹄、紅膏蟹等特產(chǎn),有端午節(jié)(石獅端午閩臺對渡習俗)、姑嫂塔傳說、石獅燈謎、泉州籠吹、泉州刣獅、泉州踢球舞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