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以境內(nèi)的昆山得名。昆山因西晉時期的陸機、陸云兄弟生于此地,取昆山出玉之義命名此山。
2022年10月,中國106個大城市名單出爐,昆山市排名第66位,為Ⅱ型大城市。
2022年10月,昆山市被納入為2022年國家鄉(xiāng)村振興示范縣創(chuàng)建名單。
2022年8月,昆山市被確定為國家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強縣建設(shè)示范縣。
2022年8月,昆山市入選2022年度縣市夜經(jīng)濟繁榮百佳樣本第11位。
2022年8月,昆山市入圍2021年度中國縣級政府政務(wù)誠信綜合水平百強縣。
2022年8月,昆山市入選2022年度縣市科技創(chuàng)新百佳典范第1位。
2022年8月,昆山市入圍2022年“兩山”發(fā)展百強縣,排名第5。
2022年8月,昆山市入選2022年農(nóng)業(yè)現(xiàn)代化示范區(qū)創(chuàng)建名單。
2022年8月,昆山市入選2022中國縣域發(fā)展?jié)摿Π購娍h第3位。
昆山位于東經(jīng)120°48′21″~121°09′04″、北緯31°06′34″~31°32′36″,處江蘇省東南部、上海與蘇州之間。北至東北與常熟、太倉兩市相連,南至東南與上海嘉定、青浦兩區(qū)接壤,西與吳江、蘇州交界。東西最大直線距離33公里,南北48公里,總面積931平方公里,其中超過24%是水面。
昆山屬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。境內(nèi)河網(wǎng)密布,地勢平坦,自西南向東北略呈傾斜,自然坡度較小。地面高程多在2.8~3.7米之間(基準(zhǔn)面:吳淞零點),部分高地達5~6米,平均為3.4米。北部為低洼圩區(qū),中部為半高田地區(qū),南部為瀕湖高田地區(qū)。
歷史沿革:
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先后屬吳、越、楚,因位于吳故都婁門之東,名婁邑。
秦置疁(liú)縣,屬會稽郡。
王莽始建國年間,更為婁治。
東漢時期稱婁縣。
以后歷經(jīng)漢、三國兩晉、南北朝的宋齊時,沿襲不變。
梁天臨六年(507),分婁縣置信義縣,屬信義郡。
梁大同二年(536),分信義縣置昆山縣。
隋開皇九年(589),撤昆山縣并入?yún)强h;十八年(598),復(fù)置昆山縣,屬蘇州。
唐天寶十年(751),析昆山南境、嘉興、海鹽的東北境置華亭縣,昆山縣治移至馬鞍山南今址。
宋嘉定十年(1217),析昆山東南境5鄉(xiāng)置嘉定縣。
元貞元年(1295),升昆山縣為昆山州,仍屬平江路。
明洪武二年(1369),降昆山州為縣,屬蘇州府。
明弘治十年(1497),析昆山、常熟、嘉定三縣部分地域置太倉州。
清雍正二年(1724),分昆山縣置新陽縣,兩縣同城分治,同屬蘇州府。
1912年,昆山、新陽兩縣合并,名昆山縣,屬江蘇省上海道。
1914年,屬蘇常道。
1934年,屬無錫行政督察區(qū)。
1949年5月,屬蘇州專署;7月,建立昆山縣人民政府。
1968年3月,屬蘇州專區(qū)。
1971年4月,屬蘇州地區(qū)。
1983年3月,屬蘇州市。
1989年9月,昆山撤縣設(shè)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