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1959年7月設縣,因境內的班戈錯(班戈湖、傍格湖、硼砂湖)得名,藏語原意胸膛湖,有吉祥保護神意。
2021年5月,班戈縣上榜2021中國未來投資熱點百佳縣市,位列第76。
2021年5月,根據(jù)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,班戈縣人口數(shù)量為3.93萬人,位列那曲市各縣區(qū)人口數(shù)量排行榜第6位,位列西藏各縣市區(qū)人口數(shù)量排行榜第35位,位列全國各縣市區(qū)人口數(shù)量排行榜第2781位。
2019年8月,2019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名單出爐,班戈縣在列。
2017年2月,班戈縣上榜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發(fā)展基本均衡縣(市、區(qū))名單。
班戈縣位于藏北高原納木錯、色林錯兩大湖泊之間,總面積28383平方千米??側丝?萬人(2003年)。
縣人民政府駐普保鎮(zhèn),郵編:852500。代碼:542428。區(qū)號:0896。拼音:BangeXian。
班戈縣位于藏北高原納木錯、色林錯兩大湖泊之間,總面積28383平方千米(包括雙湖特別區(qū)范圍)??衫貌輬雒娣e約為4305萬畝??側丝?萬人(2003年)。
行政區(qū)劃
班戈縣轄4個鎮(zhèn)、6個鄉(xiāng):普保鎮(zhèn)、北拉鎮(zhèn)、佳瓊鎮(zhèn)、德慶鎮(zhèn)、馬前鄉(xiāng)、門當鄉(xiāng)、保吉鄉(xiāng)、青龍鄉(xiāng)、新吉鄉(xiāng)、尼瑪鄉(xiāng)。共有95個行政村。
134個村民委員會。
地理氣候
該縣屬南美塘高原湖盆地區(qū),山勢平緩,草原開闊,地勢西高南低。全縣平均海拔4700米。普保河谷將全縣分割為南北兩部分,南部位于納木錯畔,水草豐富,適宜飼養(yǎng)耗牛。北部多為于寒和半荒漠草場,是藏系羊的天然牧場。主要山峰有達玉山、卡久山、念青唐古拉山(主峰海拔7111米)。屬高原亞寒帶半干旱季風氣候區(qū)。氣候寒冷,空氣稀薄,四季不分明,冬長天夏,多風雪天氣,年溫差相對大于日溫差。年日照時數(shù)為2944.3小時。年霜期為347.6天,沒有絕對無霜期。年降水量308.3毫米。自然災害有雪、風、霜等。每到春季,大風連續(xù)不斷。秋季到春季,常出現(xiàn)雪災。年平均冰雹日數(shù)在30天以上。
資源
礦產資源主要有硼、砂金、錫、鉻鐵、鹽、油頁巖、玉石、云母、紫水晶等。野生動物有野驢、黑頸鶴、藏羚羊、熊、樟子、雪豹、雪雞、巖羊、拾俐、狐貍、禿贊等。藥用植物有角苗傘根、虎耳草、大葉秦蕪、小葉秦蕪、麻黃、紅花、刺參、葫蘆苗、高山黨參、青活麻、大黃等40多種。
歷史沿革
班戈藏語意為“吉祥保護神”,固境內的“班戈錯(湖)”而得名,清朝時期,屬于西藏“北方四部落”中的朗如宗,歸駐藏大臣管轄。1942年藏政府在那曲設立羌基,總管,并將朗如宗的江龍地方劃出另設江龍宗。1959年7月5日成立了青龍縣和班戈縣,1960年青龍縣改稱達木薩迪縣。1964年5月達木薩迪縣并歸班戈縣。1978年雙湖辦事處(現(xiàn)稱雙湖特別區(qū))成立,班戈縣的色瓦區(qū)劃歸雙湖辦事處管轄。1987年班戈縣新吉區(qū)的統(tǒng)一鄉(xiāng)又劃歸申扎縣。至此,形成現(xiàn)在的區(qū)域圖形??h府駐保榮。
2000年,班戈縣轄18個鄉(xiāng)。根據(jù)第五次人口普查數(shù)據(jù),全縣總人口32287人,其中各鄉(xiāng)鎮(zhèn)人口(人):普堡鄉(xiāng)3221群學鄉(xiāng)2669青龍鄉(xiāng)1628尼瑪鄉(xiāng)2101培達鄉(xiāng)2143白拉鄉(xiāng)2266加瓊鄉(xiāng)1815康日鄉(xiāng)761馬前鄉(xiāng)1994德保鄉(xiāng)1299新吉鄉(xiāng)1711嘎爾德鄉(xiāng)855德慶鄉(xiāng)1413公莽鄉(xiāng)1480門當鄉(xiāng)2130雪如鄉(xiāng)1983納木錯鄉(xiāng)1081保吉鄉(xiāng)1737。
2002年,班戈縣由2區(qū),18鄉(xiāng),133村委會調整為4鎮(zhèn)、6鄉(xiāng),5居委會、125村委會:普保鎮(zhèn)、佳瓊鎮(zhèn)、北拉鎮(zhèn)、德慶鎮(zhèn)、門當鄉(xiāng)、馬前鄉(xiāng)、青龍鄉(xiāng)、新吉鄉(xiāng)、保吉鄉(xiāng)、尼瑪鄉(xiāng)。
產業(yè)
班戈現(xiàn)已成為純牧業(yè)縣。主要飼養(yǎng)耗牛、騙牛、綿羊、山羊、馬等。
工業(yè)主要有畜產品的加工等手工業(yè)。
民主改革前縣境內無公路,運輸全靠人背畜馱。后修建了通往那曲、申扎、尼瑪、雙湖等地的公路,目前全縣94%的鄉(xiāng)已通公路。
特產品主要為酥油、皮張、牛羊絨等。
保榮是全縣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中心。建設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。對外均可通過電訊往來。
西藏第一太湖納木錯,為班戈縣與當雄縣的界湖。它一向被牧民們視為神湖,每年前來轉湖的游客絡繹不絕,特別,是每逢-年,前來轉“神湖”的游客就更多,以求得到神靈的保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