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西晉太康四年(283年)析安固縣南境設(shè)始陽縣,尋改橫陽縣;五代梁乾化四年(914)改現(xiàn)名,取橫既平得名;據(jù)《今縣釋名》:以在平水之陽為名;又說以邑有平陽嶺,故名。
2022年11月,水利部、財政部公布2023—2024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(xiāng)村建設(shè)縣名單,平陽縣入選。
2022年8月,平陽縣入圍2022年“兩山”發(fā)展百強縣,排名第44。
2022年7月,平陽縣上榜2022年長三角百強縣第54名。
2022年6月,平陽縣入選2022年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,位列第50。
2022年5月,平陽縣入選2022年度縣市電商競爭力百佳樣本第44位。
2022年5月,2021年中國投資潛力百強縣榜單發(fā)布,平陽縣位列第39。
2022年1月,平陽縣被命名為2021年“四好農(nóng)村路”全國示范縣。
2021年11月,賽迪顧問發(fā)布2021年全國投資競爭力百強縣,平陽縣位列第70。
2021年11月,平陽縣上榜2021中國縣域旅游發(fā)展?jié)摿Π購娍h市。
平陽,是一個充滿陽光和希望的地方。全縣陸域面積1051平方公里,海域面積1300平方公里,截至2022年1月,戶籍總?cè)丝?8.30萬人。平陽是個千年古縣。設(shè)縣于西晉太康四年(公元283年),已有1700多年歷史,五代十國時期(公元914年)定縣名為平陽至今。
平陽是個文化名縣。歷來文風昌盛,文化名人輩出,有“富春山居圖”作者黃公望、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、清朝思想家宋恕、當代數(shù)學泰斗蘇步青、百歲棋王謝俠遜等。平陽是南戲的重要發(fā)祥地和傳承地,是“全國武術(shù)之鄉(xiāng)”“中國象棋之鄉(xiāng)”和“浙江省傳統(tǒng)戲劇之鄉(xiāng)”。平陽是個旅游大縣。旅游資源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3/4,有“貝藻王國”和“碧海仙山”美譽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(qū)、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的南麂列島;有以“儒、釋、道”三教薈萃而聞名的國家風景名勝區(qū)南雁蕩山等。平陽是個紅色高地。被譽為“浙江的延安”,曾是早期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挺進師、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與浙江省委的活動中心,中共浙江省“一大”在平陽召開。平陽是個經(jīng)濟強縣。近年來發(fā)展態(tài)勢迅猛,先后榮獲了全國科學發(fā)展百強縣、全國中小城市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縣、全國縣域經(jīng)濟十大互聯(lián)網(wǎng)+實踐縣等稱號。
歷史沿革:
古稱“始陽”“橫陽”。
西晉太康四年(283)析安固縣南境置始陽縣,旋改為橫陽縣,屬臨海郡。
《元和郡縣圖志》卷二十六:“晉太康元年分安固南橫嶼船屯置。
”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卷九十四:“晉太康四年,析安固縣橫岙船屯置始陽縣,屬臨??ぃ瑢ぴ粰M陽。
太寧初,屬永嘉郡。
”《郡縣釋名·浙江下》:“晉名始陽,以地有陽嶼也。
尋改橫陽,則又取橫嶼及橫陽江之義。
”隋開皇九年(589)撤橫陽入安固縣;十二年(592)安固并入永嘉。
唐武德五年(622)復橫陽、安固縣,屬東嘉州;貞觀元年(627)橫陽又并入安固縣。
武周大足元年(701)再置,屬溫州。
五代后梁乾化四年(914)入?yún)窃桨鎴D,橫陽既平,遂改平陽。
南宋咸淳元年(1265)后屬瑞安府。
元元貞元年(1295)升平陽州。
明洪武二年(1369)復為縣,屬溫州府。
景泰三年(1452)析歸仁鄉(xiāng)三十八、三十九、四十都劃歸泰順。
明、清時除縣城外,置10個鄉(xiāng),下轄55個都2個鎮(zhèn)。
清宣統(tǒng)三年(1911),平陽縣劃為城區(qū)和萬全、北港、江南、南港4個鎮(zhèn)及小南、金鎮(zhèn)、蒲門3個鄉(xiāng)。
1912年后廢府屬甌海道。
1927年廢道直屬于省。
1932年屬第十行政督察區(qū)。
1935年屬第八行政督察區(qū)。
1948年屬第五行政督察區(qū)。
1949年8月,屬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五專區(qū)(11月改溫州專區(qū))。
1949年9月,轄昆陽(城關(guān))直屬鎮(zhèn)和萬全、鰲江、北港、南雁、江南、南港、蒲門7個區(qū),1981年析南境置蒼南縣,形成今政區(qū)范圍。